强冷空气来袭!5℃低温+7级大风!注意防范
持续连阴雨导致土壤饱和,农田渍涝风险高。建议抓住降雨间歇及时抢收抢晒,采取烘干处理或科学通风储存方式,减少发芽霉变风险;收获后及时腾茬整地,排涝除渍,为小麦备播做好准备。
持续连阴雨导致土壤饱和,农田渍涝风险高。建议抓住降雨间歇及时抢收抢晒,采取烘干处理或科学通风储存方式,减少发芽霉变风险;收获后及时腾茬整地,排涝除渍,为小麦备播做好准备。
截至10月15日,全省秋粮收获近5成,已播小麦面积近2成;受降水影响,当前秋收秋播进度较去年同期偏慢。预计17日全省大部有降水不适宜秋收秋种作业,18日全省多云转阴天,较适宜秋收作业。建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未收地区积极避雨抢收秋粮秋果,采取通风存储、烘干等措
十月十四日官方公布这部剧要上星播出,定档起始时间是十月十六日,登陆东方卫视并在腾讯视频同步上线。
今年秋季,我省经历连续阴雨天气,降水范围之广、雨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综合风云气象卫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资料分析,截至10月14日,全省近八成的站点10厘米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据预报,10月17日仍有一次全省性降雨过程。
今年秋季,我省经历连续阴雨天气,降水范围之广、雨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综合风云气象卫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资料分析,截至10月14日,全省近八成的站点10厘米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据预报,10月17日仍有一次全省性降雨过程。
气象科普馆作为气象科学传播的核心载体,正面临 “展示同质化、体验浅层化、转化低效化” 的发展瓶颈。我国已建成各类气象科普场馆超 800 座,但行业调研显示,68% 的场馆仍沿用 “展板 + 模型 + 影像” 的传统模式,公众对气象灾害预警逻辑的认知率不足 22
气象部门提醒,雨天路面湿滑,能见度降低,市民出行无论是步行还是驾车,都需注意交通安全。同时,天气变化较快,请及时关注最新天气信息,合理安排生活出行。
“忠诚为民、精准及时、创新奉献”气象优良传统是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构筑起“立根之本—立业之基—立身之魂”的有机整体。
预计,10月15日20时-16日20时,我区西中部偏北以及东部部分地区流感气象风险达到中等,巴彦淖尔市北部、锡林郭勒盟北部和中部局地有较高流感气象风险。请上述区域公众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戴好口罩。
降雨核心区:淮河以北。雨量级别:中到大雨,其中黄淮之间部分县(市、区)有暴雨!
近期,山东各地经历连续阴雨天气,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坚决打赢秋粮生产攻坚战,10月15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气象、农技、农机、储粮、小麦等专家介绍“三秋”生产技术有关内容。
每到深秋时节,农民朋友最关心的不只是田野里即将播下的种子,还有那些藏在农谚里的预兆和说法。今年的十月仿佛格外引人关注,因为2025年的九月初一(公历10月21日)被不少老乡默默记在心头。一句流传许久的俗语——“九月初一雷,新坟遍地起”,让不少人忐忑地等待着当日
她语调温柔,眼底永远带着笑意,即便隔着镜头,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从容与笃定。
10月14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郑州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黄色)预警。
近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预报:本周江苏将迎来3次降水,频次堪比夏季,引发网友“秋季是否转涝”的疑问。记者从省气象部门回应称,此为秋季连阴雨现象,并非转涝,未来一段时期全省降水或将偏少。
10月13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再度启航,于成都火车站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现场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采访团的足迹将遍及成都、遂宁、绵阳、德阳四市,深入项目一线,捕捉四川“抓项目、促投资”最前沿的生动景象。从引领产业升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
陕西省气象局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10月14日18时00分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预计10月15—17日陕西省中南部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延安南部、关中大部、陕南西部连阴雨和农田渍涝风险较高(黄色预警),渭南南部局地、西安东南部局地、商洛、安康大
当新时代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潮流澎湃而至,广东——这片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改革开放热土之上,气象部门正以奋楫争先的姿态,书写气象事业勇立潮头、逐浪前行的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正在江苏举行,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气象局今年建成省气象移动应急观测系统,系统采用“1+3”布局:省局配置一辆移动平台侧重通信指挥功能,并配备多种通讯系统、视频会商、直播系统和最基本气象观测设备;与此同时,在连云港
10月9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预警显示:近期,多地连阴雨和农田渍涝风险较高,将导致秋收作物收获受阻,进度偏慢。面对严峻复杂的天气气候形势,各地气象部门全力做好秋收秋种服务保障,通过精准预报预警、多方联动等举措,持续提升